中华田园犬俗称土狗,说到它的分类,很多人立马会列举出松狮、细犬、下司犬、川东猎犬、沙皮、藏獒、京巴、昆明犬等等一系列知名的或者地方性的犬种,而作为本土犬主体的普通家犬却往往被忽视,这种分类已经将中华田园犬的概念泛化成了中华犬,将它等同于本土犬种的集合,于是中华田园犬便成了一个统称,而普通家犬作为一个整体却依然是一种无名无分的存在,显然这并不利用家犬主体的保护传承,而且很容易误导大家,比如前段时间广东地方培育的犬种“唐犬”登上CKU奖台,于是媒体大肆宣扬“土狗终于有名字了”“中华田园犬被正式改名”“中华田园犬获得国际认可,走向世界”等等,将地方性犬种等同于全国广布的田园犬,这就属于以点概面,传播着错误的认知,消费着国人的情怀。
我们这里说到的田园犬就特指作为传统家犬的原生土犬,主要就是传统汉族聚居区的普通家犬,也就是被我们唤作“大黄小白四眼黑子大花灰灰虎子”的这样一个类群,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多样性又具有同一性的整体,其形态特征也是大同小异,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原生犬种。它和前面列举的系列犬种一起,共同构成了中国本土犬种。
我国幅员辽阔,地大物博,多样的地理、气候、人文环境造了多样的原生犬,也注定了它们不可能像一些小国岛国那么单一。诸多的环境因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,因此田园犬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,据此,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分为三个品系:北方品系,江浙品系,两广品系。
北方品系分布从东北—黄河流域—长江中上游—云贵高原,从东北到西南呈一条斜线分布,在当地俗称作大笨狗,柴狗,在太行山区被称作太行犬。它们有着较为一致的形态特征:体型高大壮硕,肩高在55到70厘米,体重25-35公斤,体毛中长厚密,毛色杂毛偏多,耳朵以前塌耳为主,不同于敖犬的低耳位和全塌耳,尾巴多为卷尾,尾毛较长。北方田园犬形体孔武粗犷,面相憨厚威严,吠声厚重悠长,是非常好的看护犬。
江浙品系主要分布于浙江、江苏、安徽一带,这一区域的田园犬体型中等到大型,肩高约55-60厘米,体重约18-25公斤,毛中长且贴身细密,颜色黄、白、黑、花色都有,腹毛以白色居多,耳位高,耳朵直立稍向前倾,内耳毛饱满,嘴稍尖,四肢修长,尾巴上卷过背,以镰刀尾或金钱尾为主,形体俊秀,接近狼的形态。江浙系田园犬与日本、韩国的土犬有很大的相似之处,也许跟古代中国东海频繁的对外交往有密切联系。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,同时也把中国各种物产包括家犬也带到了这些地方。
两广品系分布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广西和福建的部分地区。这一带的田园犬,体型中等,相对于江浙系来说偏小,肩高约50-55厘米,体重约15-20公斤,额头较宽,耳朵直立,嘴稍粗短,除粉舌外,亦有乌舌或花舌,毛长中等或贴身短毛,亦有长毛个体,毛色黄、白、黑、混色都有,纯色居多,尾巴上扬,形态多样,镰刀尾或金钱尾居多,身材均称紧凑,肌肉感强,猎性较好,常被用于狩猎。
以上就是目前公认的中华田园犬分类,其中江浙品系和两广品系通常也被称作南方田园犬,当然了这种分类只是宏观上的大致的分类,并不全面也并非绝对,还存在一些过渡品系和地方性种群没能详细叙述。如果再要细分的话,我们还可以以省份进行划分,因为每个地区田园犬多少都会有自己的区域性特征,比如广西田园犬、贵州田园犬,山东田园犬、浙江田园犬等等,由于目前各地田园犬资源现状调查几乎是空白,所以尚不能给出各地田园犬的客观的全面的特征描述。
上述分类是从地域分布中寻找共性,那有人会问,是否可以单纯根据形态特征再进行细分呢。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,因为田园犬形态特征的多样化组合超乎你的想象,即使你从中细分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形态类型,也仅仅只能代表很少的一部分,而且对比你会发现,所分出这么多类型,依然是一种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”的状态,相互之间的差别仅仅只是个别性状的多样性差异,并没有“质”的差别。
中华田园犬曾经是在中国大地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犬种,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犬类基因宝库,更是与我们中国人最亲近的朋友,但却一直处于被忽视被遗忘的境地,谈到保护人们首先想到的各种知名犬种,殊不知纯正的田园犬种群正支离破碎日渐缩小,像北方品系和江浙品系保存现状就甚为堪忧。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投身到本地田园犬的资源调查、保育和传承当中去。